新万博体育下载_万博体育app【投注官网】

图片
奥数网
全国站

奥数 > 小学资源库 > 教案 > 小学语文教案 >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> 正文

《秉笔直书》教学设计

2009-06-22 23:37:06     下载试卷     标签:心理 历史 flash小故事 哲理故事 诊断活动

  教学目标:

  1、准确认读课文中的3个认读生字,掌握写字表中的10个生字。

  2、引导学生根据人物语言,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,感受人物的优秀品格。

  3、学会抓住重点词句(忠实、本分、不屈服),深入理解课文内容。鼓励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,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。

  4、能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并能抓住要点,绘声绘色地复述课文。

  教学准备:查找关于战国情况的资料,以及“国君”、“竹简”、“伯、仲、叔、季”、“相国”、“太史”、“齐庄公”的解释资料。

  教学过程:

  第一课时

  一、播放歌曲,释词导入。

  历史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书,了解历史才能变得更加聪明。喜欢听历史故事吗?

 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个发生在战国时,齐国的小故事――(板书:《秉笔直书》)。

  1、解词:“秉”是什么意思?(掌、握);“秉笔直书”的意思就是写史书的人正直,根据事实记录,不隐讳。

  2、《秉笔直书》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?

  文章记叙的是战国时代,相国崔杼杀了国君光,他让太史们写“先君是害病死的”, 太史伯、仲、叔和季宁死也要按照事实写历史。(相机板书:“国君”、“竹简”、“伯、仲、叔、季”、“相国”、“太史”、“齐庄公”。)

  3、战国时期离我们太久远了,让我们来了解了解那个时期常用的特殊词语。(“国君”、“竹简”、“伯、仲、叔、季”、“相国”、“太史”、“齐庄公”。)

  二、自由读文,整体感知

  1、读准字音,认清字形,了解词义

  2、读通课文,感知内容。

  课文中有几位主要人物?他们分别是谁?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?

  (崔杼      太史伯、仲、叔、季      南史氏)

  三、细读课文,读中感悟。

  1、你觉得崔杼是一个怎样的人呢?画出描写崔杼的句子。

  (独揽大权、捏造事实、残暴的人)

  师:谋杀国君是一件大逆不道的事情,这样的人会遭到天下人甚至后世几代人的唾骂的,所以崔杼要求记录历史的太史们怎样写这段历史呢?(生:先君是害病死的。)

  同学们,崔杼杀害了国君,却想让太史们歪曲事实记录历史,太史们有按照他的话去做吗?(生:没有)。

  2、如果这个位高权重并且非常残暴的崔杼对你提出了这样的要求,你会怎样做呢?

  3、太史们是怎么做的?你觉得太史们具有什么样的品质?

  (太史们均在竹简上写下了“夏五月,崔杼谋杀国君光”)

  (宁死不屈、不贪生怕死、以死维护了太史本分。)

  4、几位太史临死前说了什么话?画出重点词语和句子。

  (1)太史伯说的话。

  A、太史伯听了崔杼的话,严肃的说:“按照事实写历史,是太史的本分,哪能捏造事实,颠倒是非呢?” ——相机理解“颠倒是非”

  B、太史伯说:“我只有一个脑袋,如果你叫我颠倒是非,我情愿不要这个脑袋。”

  (2)太史仲说的话。

  太史仲面不改色,冷笑着回答:“太史只怕不忠实,可不怕死。你就是把我也杀了,难道还能把所有的人都杀了吗?”——相机理解:面不改色、冷笑、忠实

  (3)太史季说的话。

  太史季说:“我当然爱惜性命。但要是贪生怕死,就失去了太史的本分,不如尽了本分,然后去死。但您也要明白,就是我不写,天下还有写的人。您只能不许我写,却不能改变事实。您越是杀害太史,越显出您心虚。”——相机理解:贪生怕死、本分

  5、他们为什么不肯改竹简上的写法?

  (因为他们遵守太史的本分,按照事实写历史,为后人留下事实的本来面目。)

  4、当崔杼一次次的要求太史歪曲历史事实而一次次遭到拒绝之后,他的心理有没有变化呢?

  (生气――大怒――气得说不出话来――生气并恐慌――长叹一口气。)

  师:崔杼的心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?可见太史们坚守本分的精神让残暴的崔杼也变得无可奈何,真言必将战胜谎言,正义必将战胜邪恶。

  四、回顾课文,交流收获。

  1、太史的刚正不阿,秉笔直书的精神在今天有何重要意义,给予我们每个人怎样的启迪。

  2、总结;太史们这种不畏强权,不贪生怕死、宁死不屈,以死维护太史的本分,可见,真言必将战胜谎言,正义必将战胜邪恶。让我们向刚正不阿、秉笔直书的太史们致敬!
 

来源:网络

   欢迎访问奥数网,您还可以在这里获取百万真题,2023小升初我们一路相伴。>>[点击查看]

年级

科目

类型

分类

搜索

  • 欢迎扫描二维码
    关注奥数网微信
    ID:aoshu_2003

  • 欢迎扫描二维码
    关注中考网微信
    ID:zhongkao_com

名师公益讲座

本周新闻动态

重点中学快讯

奥数关键词

广告合作请加微信:17310823356

京ICP备09042963号-15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54号
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-56762110 举报邮箱:wzjubao@tal.com

奥数版权所有Copyright@2005-2021 新万博体育下载_万博体育app【投注官网】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