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万博体育下载_万博体育app【投注官网】

图片
奥数网
全国站

奥数 > 小学资源库 > 教案 > 小学语文教案 >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> 正文

四年级语文预习及复习提纲——第一单元<话语>

2009-06-22 23:15:21     下载试卷     标签:复习 四年级 语文

  题材:现代诗歌

  课文分析:诗人运用拟人的手法,把大地拟人作母亲,书写了大地母亲博大的胸怀,母亲般的宽容与慈爱,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。

  生字及正确标注读音:

  蕊(ruǐ)(      ) 坠(zhuì)(      )嫌(xián)(       )窄(zhǎi)(      )溪(xī)(      )踏(tà)(      )

  吐蕊 一嘟噜 枝丫 筑巢 驱赶   嫌 宝藏

  形近字:

  嫌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踏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坠

  赚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沓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堕

  多音字:

  种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空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觉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藏           鲜

  品读赏析

  本篇诗歌共分5小节,前4节分别是大地在种子、飞鸟、游鱼、小草说话

  第一节:呵护种子成长,表现了大地母亲博大的胸襟

  第二节:任凭小鸟在她胸前飞。表现了大地母亲无比宽广的胸怀。

  第三节:鼓励游鱼寻找更加广阔的生活空间,表现大地母亲无私奉献的情怀。

  第四节:要给小草一定的地位表现大地母亲博爱的精神。

  第五节是全诗的升华

  最后一句话中的省略号有什么含义?

  (还有许多大地体内的生灵,比如:落叶、石子……)

  学会运用关联词造句

  即使、、、、、、也

  仿写

  大地的话

  假如你是雪花,

  盼你落到我脸庞;

  这里有融化的乐园,

  你可以舞蹈,

  也可以悠悠飘落.

  春暖花开的季节即将来到,

  你便消失的无影无踪.

  假如你是沙砾,

  欢迎成为大地成员,

  可爱的孩子在你身上玩耍,

  与朋友尽情欢畅,

  无论你多么丑陋,

  你永远是大地闪亮的星.

  大地是我,

  我是大地;

  一切生命的精灵,

  都是我的宝贝;

  一切宝藏,

  都在我的体内

  《语言的魅力》

  教学目标:

  知识目标:

  1、借助拼音认识生字;

  2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理解课文内容。

  3、试着背诵第6自然段

  能力目标:

  联系生活,根据一定的目的尝试写一句打动人的语言。

  情感目标:

  明白语言运用得恰当有非凡的感染力。

  教学重点:

  感受“春天到了,可是、、、、、、”一句所产生的巨大作用,感悟其打动人心的原因。

  生字

  繁(fán)     衫(shān)      斑(bān)      绅(shēn)  衷(zhōng)         嬉(xī)          辰(chén)

  注意字形

  魅    牌     添     醉       漆

  解释词语意思:

  魅力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繁华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褴褛

  陶醉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无动于衷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姗姗而去

  良辰美景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莺飞燕舞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万紫千红

  课文分析

  课文主要讲了法国著名诗人让.彼浩勒用语言帮助盲老人的事,体会诗人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,感受语言的魅力。

  有魅力的语言指的是课文中哪句话?

  “春天来了,可是、、、、、、”

  读课文并思考:诗人添上这几个字后,情况有什么变化?

  盲老人这前后神态语气的有什么变化?

  在发生这些变化的同时,什么没有变呢?

  还是在这个地方,还是这位衣衫褴褛、双目失明的老人,还是这种立一块木牌的乞讨方式,结果却迥然不同,这都是因为诗人添上了这几个字。

  这几个字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作用呢?魅力在于能打动人心,触动人的情感,诗人用这六个字触动了那些无动于衷的人们内心美好的一面,唤醒了人们藏在深处的同情心。拨动了感情深处的心弦。

  重点阅读课文第6自然段并思考:这几个字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作用?

  “春天来了”让我们联想到什么。

  春天是美好的,那蓝天白云,那绿树红花,那莺歌燕语,那流水人家,怎么不叫人陶醉呢?

  但这良辰美景,对于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来说,只是一片漆黑,这是多么令人心酸呀!

  诗人用“可是”这个转折词,把世上最美好的事物和最悲惨的现实联系到一起,使看到这句话的人,先产生了美好的联想,随之想到盲老人的处境,又产生了悲伤、心酸的感情,也产生了强烈的同情心。

  《秉笔直书》

  文章出处:本课写的是战国时代的历史故事,故事出自《东周列国志》。

  课文特点分析:

  课文通过对话展开情节,刻画人物。人物语言符合人物身份。太史伯、仲、叔和季勇于牺牲自己的性命,当然不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性命不值钱,而是在他们心目中,历史太重要了。世间就有这样的人,宁愿挨打,宁愿被杀头也要说真话。这不仅仅是真话的力量,而更是人格的力量。

  知识目标:通过本课的学习,使学生了解《秉笔直书》这个故事的内容。理解几位史官宁肯牺牲自己,也要维护自己的职责,敢于直言的凛然气节。

  能力目标:抓住太史伯、仲、季、南史氏的话,体会他们为什么不肯改竹简的写法。

  结合课文,理解美言、谎言、直言、谣言、忠言的意思。

  情感目标:理解几位史官宁肯牺牲自己,也要维护自己的职责,敢于直言的凛然气节。

  教学重点:理解几位史官宁肯牺牲自己,也要维护自己的职责,敢于直言的凛然气节。

  生字:

  秉(bǐng)  揽(lan)  史(shǐ)  按(àn)  权(quán)  凭(píng)

  竟(jìng)  忠(zhōng)  屈(qū)  贪(tān)

  解释词语

  颠倒是非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面不改色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贪生怕死

  形近字组词

  贪           屈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种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按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竟

  贫           屉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仲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安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竞

  课文分析:

  对话刻画人物

  深刻体会四位太史一身正气、仗义直言的高尚品格。

  太史伯听了崔杼的话,严肃的说:“按照事实写历史,是太史的本分,哪能捏造事实,颠倒是非呢?”

  反问的语气———感悟反问句表达意思的力度,以及所表达的意思。

  史伯说:“我只有一个脑袋,如果你叫我颠倒是非,我情愿不要这个脑袋。”

  为了说实话宁肯牺牲自己的那种毫不畏惧的精神。从而感悟人物性格的耿直,敢于直言。

  史仲面不改色,冷笑着回答:“太史只怕不忠实,可不怕死。你就是把我也杀了,难道还能把所有的人都杀了吗?” “面不改色”、“冷笑”,体会他的毫不畏惧,感悟人物特点

  太史季说:“我当然爱惜性命。但要是贪生怕死,就失去了太史的本分,不如尽了本分,然后去死。但您也要明白,就是我不写,天下还有写的人。您只能不许我写,却不能改变事实。您越是杀害太史,越显出您心虚。”

  通过太史季的话,体会他毫不畏惧,点出崔杼杀人后的心虚,而季自己为了尽太史的本分宁肯去死的浩然正气

  南史氏前来做什么呢?作者为什么要写南史氏呢?

  主要说明“刚正不阿”的精神是太史们都具有的精神,理解“秉笔直书”含义。

  崔杼的心理变化是贯穿全文的一条次要线索,衬托出了太史们忠于职守的精神给人的巨大的震撼

  注意崔杼神态变化的语句:生气——气哼哼——不再说话——恐慌——长叹一口气
 

来源:网络

   欢迎访问奥数网,您还可以在这里获取百万真题,2023小升初我们一路相伴。>>[点击查看]

年级

科目

类型

分类

搜索

  • 欢迎扫描二维码
    关注奥数网微信
    ID:aoshu_2003

  • 欢迎扫描二维码
    关注中考网微信
    ID:zhongkao_com

名师公益讲座

本周新闻动态

重点中学快讯

奥数关键词

广告合作请加微信:17310823356

京ICP备09042963号-15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54号
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-56762110 举报邮箱:wzjubao@tal.com

奥数版权所有Copyright@2005-2021 新万博体育下载_万博体育app【投注官网】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