奥数并不难,难倒大人在于它用了孩子的思维方式
来源:经济参考报 2008-01-24 10:21:49

尽管获得奥数奖项的比例只有千分之四,但奥数带来的优惠升学政策、学校声望提高等一系列“功利性”后果,还是让不少学校、老师、家长趋之若鹜。
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,举办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的目的有两个:一是发现人才,开拓数学未来;二是加强青少年交流。只有5%智力超常的儿童适合学奥林匹克数学,而能冲到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顶峰的人更是凤毛麟角。通过这种高水平比赛,可以及早发现数学人才,进行培养使其脱颖而出。
尽管获得奥数奖项的比例只有千分之四,但奥数带来的优惠升学政策、学校声望提高等一系列“功利性”后果,还是让不少学校、老师、家长趋之若鹜。
教育部逐步取消了奥数加分、免试入学等优惠政策。可是尽管这样,小学奥数还是“高烧不退”,不少家长在孩子刚刚入学时就开始打听哪里的奥数班老师好,什么书的题目押得准。
学生赵一楠每次上课母亲都坐在教室后面“陪读”。三年下来,母亲成了半个奥数学生,“老师说他挺有天赋的,我们要在这个时候抓一抓。”
这位母亲对孩子失去不少童年乐趣深感惋惜,但她说:“很多具有优质教学资源的初中要争取好生源,我们也希望进这些学校,奥数是很好的筹码。社会竞争就这么激烈,不拼命怎么行呢?!让孩子早点懂这个道理也好。”
目前就读于学军中学的高二学生王翔,在小学六年级时获得了全国奥赛二等奖,也由此拿到了顺利升学的“绿卡”。他认为,全面取缔小学奥数竞赛不太合理,自己在小学时攻读奥数的经历让他的初高中数学学习比较轻松。“主要是从小培养了数学思维,对后来的学习发展有影响。”
为什么这么多家长让孩子硬着头皮往奥数里挤?据记者了解,有几方面原因:
一是“小升初”时,名校看重奥数成绩。由于“小升初”一律取消考试,挑选学生主要靠素质教育报告单和各种获奖情况,奥数占点优势,无疑多了砝码;
二是家长从众心理,其实很多家长对奥数并不了解,也不问孩子是否对奥数有兴趣,一交流发现人家孩子上了奥数班,生怕自己孩子漏掉,就把孩子送到奥数班;
四是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高,总希望孩子能多学点东西。
广州市奥校校长杨健辉认为,奥数作为竞赛数学,其思维方式和普通数学有差别。客观来看,奥数教育对一些有天赋、有兴趣的学生来说不是坏事,关键是要选准时间。现在有些低年级孩子连基本运算都没学会,就被逼着学奥数,就不太好。
浙江省青少年活动中心资深数学老师王立峰给记者举了个例子,西湖区某小学有位孩子的父亲是浙江大学数学系教授。孩子在解奥数题时遇到困难,父亲组织了几个研究生来解题仍找不到突破口。可是王老师的几句点拨却让数学教授恍然大悟。
“这个例子说明大人和孩子的思维不一样,对小学奥数教学来说,怎么教非常重要。我们要让思维体系比较弱的孩子,学会分类、递推、假设等多种数学思维方式,这才是奥数学习的目的。而不能单纯认为学习奥数就是为了提高解题能力和成绩。同时,奥数学习中应该注意目标梯度和层次性。这样学习才有效果。”
相关文章
- 小学1-6年级作文素材大全
- 全国小学升初中语数英三科试题汇总
- 小学1-6年级万博体育app
- 小学1-6年级奥数类型例题讲解整理汇总
- 小学1-6年级奥数练习题整理汇总
- 小学1-6年级奥数知识点汇总
- 小学1-6年级语数英教案汇总
- 小学语数英试题资料大全
- 小学1-6年级语数英期末试题整理汇总
- 小学1-6年级语数英期中试题整理汇总
- 小学1-6年语数英单元试题整理汇总